春末的北京,阳光透过”福霖堂”医馆的木窗,在青石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诊桌旁的铜铃随风轻响,仿佛在细数着流淌的时光。国研茗萃的范广茂教授正伏案书写病历,白大褂上淡淡的药香与陈旧医案的气息交融,营造出一方宁静的天地。

医缘
四月的一个午后,一位七旬部级领导在运动中不慎摔倒,造成髌骨粉碎性骨折。辗转多家医院,得到的都是手术建议。范教授得知后,从朝阳区乘公交车到丰台区,亲自来到了他的病床前。
“范教授,我不想动手术,”老领导轻抚伤腿,眉间深锁,”您看中医可有办法?”
范教授仔细查看X光片,又用温热的手掌轻触患处,细细感受骨裂的纹路。”没问题”他语气平和而坚定,”但需要您完全配合——敷药、康复,样样都马虎不得。”
仁术
范教授的治疗方案看似简单,却凝聚着五十五载的临床智慧:
三贴秘制膏药,如三位各司其职的良将:
首贴活血化瘀,如春风化雨般消融肿痛
二贴接骨续筋,似能工巧匠般重塑骨痂
三贴强筋壮骨,若润物无声般恢复功能
再配以银针疏络通经,固本培元,循序渐进的功能锻炼,形成一套完整的治疗体系。
“中医正骨讲究’法从手出、手随心转’,”范教授一边调配药膏一边解释,”膏药如精准制导,直抵病所;针灸需似疏浚河道,通络行气。”
奇迹
治疗首周,剧痛渐消;半月过后,肿胀已退。一个半月时,患者已能扶着助行器缓步移动。
最令人惊叹的是三个月后的复查:X光片上骨折线已模糊,新生骨痂如春藤缠绕。当患者迈开稳健的步伐时,不禁热泪盈眶:”我一个七十岁的人,三个月就能正常行走,这简直是奇迹!”
仁心
在福霖堂,经济困难的患者总能感受到特别的温暖。面对捉襟见度的求医者,范教授总是摆摆手:”先治病要紧。”有时象征性地收些药本钱,更多时分文不取。
“我两个女儿都有出息,家里不愁吃穿。”他常摸着花白的头发笑道,”钱财生不带来死不带走,看着患者愁容变笑脸,比什么酬劳都让人开心。”
诊室墙上”大医精诚”的匾额下,密密麻麻的锦旗诉说着一个个重获新生的故事。每面锦旗背后,都有一颗被温暖过的心。
传承
年逾古稀的范教授,至今仍保持每周五日接诊的习惯。他将祖传医技与现代医学相融合,独创出一套”三期辨证”疗法。
“传家宝不能丢,但也要与时俱进。”他整理着厚厚的医案说道,”要让千年医术在新时代焕发光彩。”
暮色中的福霖堂,最后一位患者蹒跚而来,健步而归。范教授站在门口,目送着远去的身影,脸上浮现出欣慰的笑容。这不仅是三贴膏药创造的奇迹,更是一颗医者仁心点亮的光芒。在这间充满药香的诊室里,千年中医智慧正以最温暖的方式,守护着人间的安康。(军地新闻研究中心周玉春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