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五大连池市以 “四个行动”绘就基层宗教工作新图景

近年来,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立足基层宗教工作实际.....

近年来,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立足基层宗教工作实际,以 “凝聚共识、法治宣传、文化浸润、促进和谐” 四大行动为核心抓手,积极探索符合地方实际的基层宗教工作新路径,为维护宗教领域和谐稳定、助力地方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这一实践也与习近平总书记所倡导的中国式宗教方向高度契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这是新时代党的宗教工作的总纲。五大连池市的系列举措,正是对这一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落实。

在凝聚共识行动中,五大连池市将思想引领作为基层宗教工作的首要任务,多维度、常态化开展理论宣讲与主题教育,持续增进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筑牢 “五个认同” 思想根基。

该市深入宗教活动场所开展党的二十大及历次全会精神、全国全省宗教工作会议精神宣讲 20 余次,通过 6 场宗教界人士座谈会、8 期理论培训班,推动政策理论入脑入心。同时,创新教育形式,将 “升国旗、唱国歌” 纳入宗教活动场所日常,在 “七一”“十一” 等重要节点组织升旗仪式,强化国家观念;组织 200 余人次前往朝阳山东北抗联遗址、东北抗联博物馆五大连池分馆开展 “重走抗联路” 主题实践活动,以红色文化浸润心灵,引导宗教界主动将自身发展融入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大局。

法治宣传行动方面,五大连池市坚持依法管理宗教事务,通过 “线上 + 线下” 结合的方式,推动法治宣传教育全覆盖,引导宗教界树立 “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律意识” 三位一体的法治观念。

在 “法治宣传月”“12・4 国家宪法日” 等关键节点,该市邀请宗教界人士共同参与普法活动,累计发放法律法规读本 1 万余册、宣传单 2 万余份;举办 3 期宗教界政策法规培训班,深度解读宪法、《宗教事务条例》等核心内容。此外,聘请法律工作者走进宗教活动场所开展 11 次法规解读,提供法律咨询服务 500 余人次,精准回应宗教界在日常管理、权益维护中的法律需求,从源头防范宗教领域风险隐患,构建起 “学法、知法、守法、用法” 的良好氛围。

文化浸润行动中,五大连池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宗教工作深度融合,通过文化浸润增强宗教界的文化自信与身份认同光明网。

该市以 “我们共同的节日” 为纽带,组织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开展新春包饺子、端午包粽子、中秋做月饼等集体活动 12 次,在传统节庆中传递文化温情;围绕 “宗教经典与中华文化” 主题开展专题研讨,引导宗教界深入挖掘教义教规中契合社会和谐、时代进步、健康文明的内容,作出符合当代中国发展要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阐释。通过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让宗教界在感受中华文化魅力的同时,主动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与弘扬者。

促进和谐行动上,五大连池市积极引导宗教界适应社会、服务社会,通过系列活动强化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实践自觉,推动宗教界在履行社会责任中实现价值。

该市组织 10 次主题演讲、6 期 “同心同行” 学习教育活动,覆盖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 800 余人次,深化宗教界对 “中国化” 方向的认识;鼓励宗教界发挥优势参与社会公益,近年来累计为白血病患儿、抗疫工作捐款捐物,每逢传统节日便前往敬老院、社会福利院慰问孤寡老人与残疾人,以 “济世利人” 的实际行动践行宗教慈善精神,为促进社会和谐、助力共同富裕贡献宗教界力量。

据悉,五大连池市 “四个行动” 实施以来,基层宗教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显著提升,宗教领域呈现出 “思想有引领、管理有规范、文化有活力、服务有温度” 的良好局面。下一步,该市将继续优化举措、深化实践,推动基层宗教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地方高质量发展营造更加和谐稳定的环境。(军地新闻研究中心周玉春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