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推进宗教中国化,法治保障宗教治理,本期杂志为新时代宗教工作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南。
2025年10月,《中国宗教》杂志第10期正式出版发行。本期以“系统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为主题,设置特稿、专题、法治、论坛等多个栏目,全方位呈现新时代宗教工作理论与实践的最新成果。
杂志首发的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为新时代宗教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讲话强调要总结运用历史经验,立足我国宗教工作实际,强化系统观念,加强体制规范建设,系统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
特稿栏目:宗教中国化的理论指引
特稿栏目重磅刊发的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宗教中国化的核心要义。讲话指出,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必然要求。
讲话强调,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引导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不断增进“五个认同”,自觉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我国各宗教只有始终扎根中华大地、浸润中华文化,才能健康传承。
特稿栏目还同步收录了相关重要讲话及白皮书内容,展现了新疆宗教工作显著成效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深入推进的生动实践。这些内容凸显了党中央对宗教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为宗教中国化提供了明确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激发宗教界主动作为、自我变革,对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至关重要。要支持引导宗教界在教义教规、管理制度、礼仪习俗、行为规范等方面体现中国特色、适应时代要求。
专题板块:规范宗教网络行为
专题板块聚焦《宗教教职人员网络行为规范》,刊发多篇深度解读文章,从多重价值、实践路径等维度为规范宗教教职人员网络行为提供理论支撑。
文章指出,互联网宗教事务管理是宗教事务治理的新领域,需要建立健全互联网宗教事务管理法律制度,维护互联网宗教领域的清朗空间。宗教教职人员作为宗教界的代表,其网络行为直接关系到宗教的社会形象。
专题文章强调,宗教教职人员应当成为法律法规的遵守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在网络上传播积极健康的内容,抵制虚假信息和极端思想。规范网络行为是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重要体现。
针对互联网宗教信息传播特点,专题提出了“导之有方、导之有力、导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强调要通过保护、管理、引导、服务等多方面工作,综合施策、辩证施治。
法治栏目:提升宗教事务治理法治化水平
法治栏目立足宗教事务治理法治化,集中探讨了宗教教职人员认定备案、新疆宗教事务法治化路径等关键议题,展现各地在宗教事务执法规范化建设中的探索实践。
栏目文章强调,依法治理宗教事务是正确处理宗教领域各种矛盾和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完善相关法规和政策,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推动严格执法,切实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
文章指出,要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用法律规范政府管理宗教事务的行为,用法律调节涉及宗教的各种社会关系。这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也是正确处理宗教领域各种矛盾和问题的根本途径。
针对宗教事务管理,栏目提出了“保护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极端、抵御渗透、打击犯罪”的原则。这一原则为宗教事务管理提供了明确指引,有助于维护宗教领域正常秩序。
法治栏目还强调,要开展法治教育,引导宗教界和广大信教群众正确认识和处理国法和教规的关系,遵守宪法法律,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
历史传承:弘扬宗教界爱国传统
论坛栏目延续“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继承爱国爱教传统”系列,通过多地宗教界抗战实录,彰显宗教界爱国爱教的优良传统。当代栏目则讲述了马坚、皮漱石等宗教界代表人物的爱国事迹,传递爱国主义与民族团结精神。
历史资料表明,在抗日战争时期,宗教界积极参与抗日救亡运动,展现了宗教与民族命运休戚与共的担当。这一优良传统为当代宗教界树立了榜样,激励宗教界继续发扬爱国主义精神。
马坚、皮漱石等宗教界代表人物的事迹,展现了宗教界人士在促进民族团结、服务社会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他们的爱国精神是宗教中国化的生动体现,为当代宗教界提供了学习榜样。
栏目强调,宗教界要继承和发扬爱国爱教传统,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历史传承栏目的设置,体现了杂志对宗教文化底蕴和历史传统的重视,为推进宗教中国化提供了历史借鉴和文化支撑。
文化根基:深挖宗教与中华文化的融合
学术、文化栏目深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宗教的内在联系,从思想、艺术、民俗等角度展现宗教中国化的文化根基。栏目文章强调,宗教中国化需要扎根中华文化沃土,实现宗教与中华文化的深度融合。
文章指出,我国宗教应该同我国文化和国情特点相融合。要引导各宗教在政治上自觉认同、在文化上自觉融合、在社会上自觉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动抵御境外利用宗教进行渗透。
文化栏目的文章从思想、艺术、民俗等角度,探讨了宗教与中华文化的融合路径。例如,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等宗教在历史上都进行了中国化的探索,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宗教文化。
栏目强调,宗教中国化是一个渐进的历史过程,需要在尊重宗教规律和宗教信仰的基础上进行正确引导,因时因地因教制宜地推进。要增强宗教界的主动性,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在宗教中国化道路上不断迈出新步伐。
文化栏目的设置,体现了杂志对宗教文化底蕴和学术深度的重视,为推进宗教中国化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文化引领。
本期《中国宗教》杂志的出版,为新时代宗教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南。杂志兼顾理论深度与实践指导性,收录来自学界、宗教界、统战宗教工作部门的多篇优质稿件,为宗教工作提供了丰富的交流平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党委要加强对宗教工作的领导,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宗教工作理论和方针政策,深化战略性、基础性、现实性问题研究,加强宗教工作队伍建设,夯实基层基础,进一步形成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的合力。
在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宗教界将继续弘扬爱国爱教传统,深挖教义教规中有利于社会和谐、时代进步、健康文明的内容,为促进宗教和顺、民族和睦、社会和谐作出新贡献。(军地新闻研究中心周玉春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