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强则国家强。当中国法治文明与葡语国家司法智慧在深圳交汇,军地协同的宏大布局正在全国铺开,共同构筑民族复兴的坚实基础。
2025年10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首席大法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张军在深圳会见了赴澳门参加第十三届葡萄牙语国家和地区最高法院院长论坛的代表团。此次会见不仅是中国与葡语国家司法交流的重要里程碑,更是中国法治建设成果的集中展示。与此同时,军地协同七大课题五年计划全面推进,法治与国防双轮驱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实保障。
法治外交: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司法纽带
张军院长与葡语国家最高法院代表团的会谈,彰显了中国开放自信的法治姿态。佛得角、葡萄牙、莫桑比克等葡语国家代表齐聚中国,不仅是对中国法治建设成就的认可,更是对人类司法文明交流互鉴的积极推动。
中国与葡语国家司法合作源远流长。澳门作为中葡双语司法交流的独特平台,世界上唯一以中文和葡文为官方语言的地区,充分发挥着”一国两制”优势。澳门终审法院院长宋敏莉表示,澳门法院将继续履行好桥梁纽带作用,这一表态体现了澳门在促进中国与葡语国家法治交流中的特殊价值。
法治外交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张军院长指出,中国法院衷心希望与葡语国家和地区司法机关不断加强交流互鉴、深化务实合作。这种合作不仅限于司法技术层面,更涉及法治理念、司法改革、信息化建设等多个维度,为全球法治文明进步贡献中国智慧。
司法交流是增进国际理解与信任的有效途径。通过展示中国法院在司法改革、矛盾预防化解、科技赋能等方面的成就,让世界更加客观全面地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佛得角最高法院院长本费托·莫索·拉莫斯对中国法院工作的高度评价,正是这种理解与认同的体现。
法治根基:民族复兴的坚实保障
法治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也是民族复兴的重要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法治是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重要保障,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强则国家强。”
全面依法治国是民族复兴的必然要求。历史证明,什么时候重视法治、法治昌明,什么时候就国泰民安;什么时候忽视法治、法治松弛,什么时候就国乱民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只有建立在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点之上,才能够真正得到实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唯一正确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成就和经验的集中体现。这条道路既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又借鉴国外法治有益成果,成功解决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
法治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凝聚民族复兴力量。通过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法治为各族人民提供稳定的社会预期和公平的发展环境。当每个人都能在法治保障下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整个民族就会迸发出强大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军地协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
军地协同七大课题五年计划是新时代强军兴军的举措与助力,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实践。这一计划涵盖军民融合、国防教育、民族团结等多个领域,通过制度化安排促进军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军地协同是巩固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维稳戍边是兵团的看家本领”,”要提高维稳戍边能力”。军地协同通过完善党政军警兵民合力强边固防机制,筑牢国家安全屏障,为民族复兴提供安全稳定的环境保障。
军地融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国防建设协调发展。军地协同计划推动重点区域、重点领域、新兴领域协调发展,深化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加强海洋、太空、网络空间等领域的军民统筹发展。这种融合不仅增强国防实力,也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国防教育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通过军地开展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以及青少年军校、国防教育等活动,强化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和国防观念。这种教育让”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理念深入人心。
法治与军地协同的辩证统一
法治与军地协同共同构成民族复兴的双重保障。法治为国家治理提供规则基础,军地协同发展为国家安全提供助力保障,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法治规范军地协同,军地协同丰富法治实践。法治为军地协同提供制度框架和行为规范,确保各项合作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同时,军地协同的实践不断为法治建设提出新课题,推动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发展。
共同服务于国家治理现代化。全面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而军地协同是提升国家治理效能的重要途径。二者统一于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宏伟进程,共同夯实民族复兴的制度基础。
凝聚全民意志,汇聚复兴伟力。法治保障公平正义,增强社会凝聚力;军地协同促进军民团结,强化国家向心力。当法治精神与军民团结深入人心,全体中华儿女就会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
新征程上的实践路径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确保正确方向。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之魂,也是军地协同顺利推进的根本保证。在法治建设和军地协同中,必须始终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地位。
完善法治体系,夯实制度基础。按照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部署,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特别是要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健全国家治理急需、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备的法律制度。
深化军地融合,创新协同机制。健全统一领导、军地协调、需求对接、资源共享机制,加快构建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推动军事建设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布局有机结合,更好服务国家安全发展战略需要。
促进国际交流,贡献中国智慧。继续深化与葡语国家等国际社会的司法交流合作,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在交流互鉴中提升中国法治的国际影响力,为人类法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军地协同是强国兴军的重要途径。当张军院长与葡语国家司法代表团深入交流,当军地协同七大课题五年计划全面推进,我们看到了一个更加自信、更加成熟的中国法治形象,也看到了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的壮阔前景。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坚持法治固本、军地协同铸魂,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必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保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民族复兴的伟业才能行稳致远。”
法治中国与军地协同的共同推进,正在书写中华民族复兴路上的壮丽篇章。这是历史的选择,也是时代的必然,更是我们这一代人肩负的光荣使命。(评论员:军地新闻研究中心周玉春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