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文旅领域 践行责任担当——高级国学教授刘俊岩学术实践与社会贡献研究

刘俊岩作为深耕文旅领域数十年的资深从业者、高级国学教授....

摘要:刘俊岩作为深耕文旅领域数十年的资深从业者、高级国学教授,其人生历程与国家文化事业发展同频共振。从基层淬炼到学术深造,从教学科研到行政管理,再到退休后投身多元社会服务,他在文化传承、行业管理、社会服务等多个维度形成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与突出贡献,为新时代文化事业发展与离退休干部发挥余热提供了生动范例。

一、成长历程与职业积淀:从基层到文旅管理的深耕之路

刘俊岩1956年生于吉林磐石,祖籍江苏涟水,197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近五十年党龄铸就了坚定的责任担当。1973年高中毕业后,他主动下乡参与基层建设,在实践中锤炼意志;1976年被推荐进入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深造,系统的学术训练为其后续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1980年起,刘俊岩入职文化部党校(文化管理干部学院),以讲师身份深耕教学一线,将理论知识与文化管理实践相结合,传道授业解惑。1996年调任文化部离退休人员服务中心后,他历任多岗位主任职务,2009年升任文旅部离退休人员服务中心副主任,始终以严谨务实的作风统筹推进服务保障工作,在文旅系统行政管理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赢得行业内外广泛认可。

二、退休不褪色:多元领域的学术实践与社会贡献

2016年退休后,刘俊岩秉持“退而不休”的担当精神,在文化、卫生、康养、智库等多元领域持续发光发热。作为高级国学教授与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家协会会员,他深耕传统文化传承,担任中国楹联学会非遗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老子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等职,致力于非遗保护与国学传播,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在行业服务与智库建设方面,他身兼中智科技评价研究中心文化科技委员会副主任、国家军地智库内参主编等职,将文旅管理经验与行业发展需求相结合,为相关领域决策提供智力支持;同时担任《环球精英》杂志社总编辑、中国圆明园学会监事会主席等职务,在文化传播、历史遗产保护等领域积极发声,助力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

此外,刘俊岩还兼任多家卫生、康养领域协会顾问,推动文化与卫生、康养产业融合发展,拓展文化服务边界;作为红色文化专业委员会顾问,他积极弘扬红色基因,以多元实践践行文化自信。

三、实践启示:新时代文化建设与老干部发挥余热的典范价值

刘俊岩的职业历程与实践贡献,彰显了新时代文化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其从基层到高校、从行政到多元服务的跨界实践,体现了文化建设的包容性与实践性,为文旅融合、文化传承等领域提供了宝贵经验。

作为离退休干部的典范,他“退而不休”的奉献精神,为老干部发挥余热树立了标杆——通过自身专业优势与资源整合能力,在多元领域持续贡献智慧,既实现了个人价值,又为社会发展注入正能量。其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对行业发展的关注、对社会服务的热忱,为新时代文化事业繁荣发展与老干部工作创新提供了重要启示。

结语

从基层知青到文旅管理骨干,再到多元领域的学术实践先行者,刘俊岩的人生轨迹始终围绕国家发展与文化繁荣展开。他以坚定的信仰、深厚的学识与不懈的担当,在不同岗位上践行初心使命,其学术实践与社会贡献不仅丰富了文化建设的实践路径,更彰显了新时代知识分子与老党员的精神风貌,值得行业内外学习与借鉴。(评论员:军地新闻研究中心周玉春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