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层治理与区域发展的广阔舞台上,总有一些身影以坚守诠释初心,用实绩彰显担当。历城区旅游发展中心质监科主任科员梁燕同志,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从临沂罗庄到济南历城,从建委财务到旅游质监,从招商引资到科技转化,她以二十八年履职路,将“有能力、有魄力、能扛事、善成事”的群众评价,刻进每一个岗位的实践里,为新时代党员干部如何践行使命、服务发展,写下了生动注解。
政治坚定是她履职的“定盘星”,大局意识铸就担当底色。 衡量一名干部的成色,首先看其政治站位与责任担当。梁燕同志始终将“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作为行动准则,无论是在建委、旅游局的基础岗位,还是借调至扶贫办、自贸办、产教融合办等攻坚一线,她都以“攻坚克难的爆破兵”姿态,扛起组织交付的重任。面对跨领域、跨部门的复杂任务,她从不讲条件、不打折扣,以细腻的工作方法化解矛盾,以正派的作风凝聚合力,赢得了“群众威信高”的口碑。这种“服从意识”不是被动执行,而是主动将个人工作融入区域发展大局的自觉——在扶贫攻坚中锚定民生需求,在自贸改革中探索创新路径,在产教融合中搭建协同桥梁,她用行动证明:唯有把“小我”融入“大我”,才能让每一份工作都充满时代分量。
善学创新是她破局的“金钥匙”,专业素养激活发展动能。 基层工作千头万绪,唯有不断学习、主动求变,才能跟上时代步伐。梁燕同志的成长轨迹,正是一部“在学中干、在干中学”的进阶史。从非经济专业背景起步,她凭着“爱学习、能钻研”的韧劲,不仅快速掌握旅游质监、热线办理等业务,更成为历城区唯一拥有国家技术转移经纪人中级资格的专业人才。在科技成果转化领域,她打破“外行看热闹”的局限,以专业眼光筛选项目、对接资源;在招商引资一线,她精准把握产业政策与企业需求,推动中科院麒麟药业、中氢新能源等高端项目落地。这种“从外行到内行”的跨越,绝非偶然——是深夜研读政策文件的坚持,是深入企业调研的奔波,是以身践行“终身学习”理念的自觉。在知识迭代加速的今天,她的学习精神,正是党员干部应对挑战、破解难题的核心能力。
求真务实是她干事的“压舱石”,实绩导向诠释为民初心。 干部的价值,最终要靠实绩来检验。在历城区旅游发展中心的12年里,梁燕同志用“近乎百分百的投诉结案率和满意率”,守护着游客的权益;用“规范优质服务标准”,提升着区域旅游的品质。而在招商引资与项目服务中,她更是以“一抓到底”的韧劲,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近500亿元的合同金额,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济南重点实验室的落地,中亚教育合作项目的推进,乃至填补山东体育短板的国际养生谷潜水基地……每一个项目的背后,都是她“深入一线听诉求、穿针引线解难题”的付出。她为企业“一企一策”制定方案,帮退役军人服务企业拿下28亿元军方供粮合同,助中氢新能源推动“氢进万家”从蓝图走向现实——这些实绩,不是冰冷的数字,而是惠及民生、助力发展的温热答卷,彰显着“求真务实、为民服务”的干部本色。
当然,材料中客观指出的“优化营商环境业务学习需加强”“应急处理能力待提升”,也为梁燕同志的成长指明了方向。事实上,没有完美的干部,只有不断追求卓越的奋斗者。正是这种清醒的自我认知与持续改进的态度,让她的担当更显真实、更有力量。
从梁燕同志的身上,我们看到了新时代基层干部的共同特质:以政治坚定把准方向,以善学创新破解难题,以求真务实赢得信任。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需要更多像她这样“有本事、办实事”的干部——既能在日常工作中守住“责任田”,也能在攻坚一线扛起“硬担子”;既能在专业领域成为“行家里手”,也能在服务群众中当好“贴心人”。梁燕同志的履职故事,不仅是个人的奋斗史,更是对“怎样做一名合格党员干部”的生动回答:唯有以初心为帆,以实干为桨,方能在时代的浪潮中,为区域发展、为民生福祉,划出一道道坚实的航迹。(评论员:军地新闻研究中心周玉春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