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四对关系”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基 军地协同的实践路径 助力平安中国 健康中国建设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系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系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而正确把握“四对关系”, 把握 “四对关系” 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复兴合力的核心关键,而军地协同七大课题五年计划(2026-2030)正以系统性战略布局,为这四对关系的平衡统一提供创新实践路径,助力平安中国、健康中国建设。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系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第二届平安中国军地应急救援联盟大会与第四届全球科学植物性饮食大会联合召开,进一步凸显 “平安中国”“健康中国” 建设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重要价值,既强化安全保障与健康基础,更在协同治理中增进各族群众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共同性是各族人民长期交融形成的国家认同、制度认同与价值共识,是共同体的 “根” 与 “魂”;差异性是各民族在风俗文化上的独特禀赋,是中华文化的 “枝” 与 “叶”。军地协同七大课题五年计划涵盖人才、教育、安全、生态、团结、健康、国防七大领域,通过制度化设计构建 “军地协同、双向赋能、系统推进” 的深度融合新格局,实现共同性与差异性有机统一。

正确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各民族意识的关系,是铸牢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军地协同机制依托军政军民团结的政治优势,通过 “共学理论、共建组织、共促民生、共树新风、共守国土” 实践路径,将国防建设与民族工作深度融合,在边疆治理、民生改善、文化传承中具象化共同体理念,成为重要实践载体。

正确把握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是铸牢共同体意识的文化支撑,军地协同通过文化共建推动二者深度融合;正确把握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是铸牢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军地协同七大课题五年计划借助具体民生项目,实现物质保障与精神引领的平衡。

两大盛会虽侧重不同,却共同服务于 “统筹发展和安全” 战略思想:应急救援联盟大会聚焦 “军地协同提升应急救援能力”,以创新实践筑牢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应对的安全保障机制,为各族群众增添安全感、强化国家认同;全球科学植物性饮食大会围绕 “植物性饮食与健康中国建设”,探索慢性病预防与健康促进路径,夯实各族群众健康基础、提升幸福感,二者共同构筑平安中国、健康中国双重防线,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坚实支撑。

当前,军地协同七大课题五年计划正扎实推进,实践表明,把握 “四对关系” 的本质,是在多元与一体、物质与精神的辩证统一中找到民族团结的最大公约数。军地协同通过制度化安排与持续性实践,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真正融入各族人民的血脉与生活。(军地新闻研究中心周玉春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