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第五十八号至六十二号主席令,公布修订后的海商法、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及多部法律修改决定,标志着我国法治建设在重点领域实现新突破、迈上新台阶。这一系列立法成果,紧扣时代发展脉搏、回应社会治理需求,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法治根基,彰显了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坚定决心。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良法是善治之前提。此次公布的五部法律及修改决定,覆盖海洋经济、基层治理、网络安全、生态环保等关键领域,呈现出鲜明的时代性与实践性。修订后的海商法,顺应国际海事规则发展趋势与我国海洋强国建设需求,将为航运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完备的法律保障,助力提升我国在全球海事治理中的话语权;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的修改完善,聚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建设,进一步畅通民意表达渠道、规范基层治理流程,让基层治理既有力度更有温度,夯实了国家治理的“神经末梢”。
网络安全法的修改与环境保护税法的调整,彰显了问题导向与系统思维的有机统一。在数字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网络安全已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律的修订直面网络空间治理新挑战,强化关键信息保护与网络安全责任落实,为数字中国建设筑牢安全屏障;环境保护税法的即时施行,体现了用法治手段护航生态保护的坚定立场,通过税收杠杆引导企业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助力美丽中国建设行稳致远。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此次公布的法律分别明确了不同施行时间,既为相关部门做好配套制度建设、宣传解读工作预留了充足空间,也为市场主体、社会公众适应法律新规提供了缓冲期。各地区各部门应强化责任担当,扎实做好法律实施的各项准备工作,加强普法宣传教育,让法律条文真正走进群众、深入人心,引导全社会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同时要健全法律实施监督机制,确保法律规定落地生根、刚性运行,切实维护法律的严肃性与权威性。
徒法不足以自行,法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此次多部法律的集中出台,是我国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生动实践,既回应了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安全发展的新期待,也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了坚实法治支撑。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随着更多良法善治的不断涌现,我国必将在法治轨道上持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让我们共同守护法治信仰、践行法治精神,让每一部法律都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让法治之光照亮民族复兴的壮阔征程。(军地新闻研究中心梁伟文副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