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场旨在树立正确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和宗教观的学习教育活动在全国范围内深入开展。社会各界通过专题讲座、座谈研讨、线上学习等多种形式积极参与,共同夯实民族复兴的思想根基。
这场学习热潮的背后,是“五观”作为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所发挥的指导作用。国家观作为核心,要求公民将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历史观作为根基,引导人们以史为鉴;民族观作为纽带,牢固树立“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理念;文化观作为灵魂,推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宗教观作为保障,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五观”学习与军地协同的深度融合
当前全国范围内的“五观”学习教育,强调其做为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是指导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思想罗盘。国家观是核心,要求公民将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历史观是根基,引导人们以史为鉴;民族观是纽带,牢固树立“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理念;文化观是灵魂,推动文化传承与创新;宗教观是保障,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
军地协同已成为连接“五观”理论与实践的关键纽带。通过军地协同创新生态的构建和资源配置机制的优化,能够有效提升国家应急体系的整体效能和可持续性,为“五观”学习提供了实践载体和落地路径。
七大课题五年计划:从理念到行动的框架
“军地协同七大课题五年计划”是推动“五观”学习走向深化的重要实践框架。该计划涵盖军地人才就业创业、非农业留守儿童教育公平、防恐及应急、农业生态、民族团结、植物饮食健康、国防教育七大领域,旨在通过未来五年的集中建设,构建起军地协同、双向赋能的深度融合发展新格局。
军地应急救援总队的实战化运作
组建军地应急救援总队是落实“五观”学习中国家安全观的具体体现。总队整合了退役军人、中医和专业救援人员,运用军事资源与专业技能提升应急救援效能,成为保障国家经济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坚强力量。
总队建设遵循“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作风过硬、本领高强”的目标,承担各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任务。其成功运作展示了军民融合在提升国家应急能力方面的巨大优势,是“五观”学习中责任担当和使命意识的具体践行。

重要会议平台推动协同发展
第二届平安中国军地应急救援联盟大会和第四届全球科学植物饮食大会是推动“五观”学习走向深入的重要平台。旨在促进信息共享、技术交流和资源整合,通过汇聚军地各方智慧,共商应急救援大计,破解协同难题,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军民融合成果;聚焦健康产业与军民融合的交叉点,通过展示最新科研成果、分享市场趋势、促进国际合作,为军地企业提供技术交流和产品开发的高端平台,服务于军队后勤保障和国民健康。
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构建安全发展新格局
“五观”学习的最终目标是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民族复兴伟力。军地协同为此提供了文化共育、管理共融、服务共享等多条实践路径,极大提升灾害应对能力。通过构建军地融合式应急体系,“思想防线”与“生命防线”并重,为国家安全构筑了立体保障。
“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理念深入人心,通过促进民族团结和依法尊重信仰,巩固了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为军地协同发展营造了最广泛的社会基础。
展望未来,随着“五观”学习教育的持续深入和军地协同机制的不断完善,一个军地同心、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促发展的新格局必将形成,为国家的长治久安与繁荣兴盛奠定最坚实的基础。
正如专家所指出的,“五观”的确立需要一个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长期过程。这场全国性的学习热潮,结合军地协同的实际行动,正在不断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磅礴伟力。(军地新闻研究中心周玉春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