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并发布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的意见〉行动方案(2025 – 2027年)》,旨在深入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治理能力与居民生活品质。
该行动方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明确到2027年底前,要让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各项重点任务取得明显进展,形成一批可复制推广的经验。方案围绕智能化市政、车城协同、智慧住区等多个方面,推出了一系列具体且具针对性的举措。
在智能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与改造方面,方案提出要全面摸排供水、排水、供电等设施底数,编制改造行动计划,建立动态更新机制。同时,推进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在地级及以上城市相关设施上布设感知设备,实现实时监测与预警,如加强城市道路塌陷隐患排查、健全应急洪涝联排联调机制等,为城市安全运行筑牢根基。
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是一大亮点。通过推进车路协同设施建设,以智慧多功能杆为载体构建道路智能感知系统和城市云平台,不仅能助力智能网联汽车更好应用,还将改善城市出行环境。此外,持续推进智慧停车等举措,也将进一步提升城市交通管理效率。
聚焦居民生活场景,方案对智慧住区建设和数字家庭打造作出部署。鼓励住区结合完整社区建设,实施公共设施智能化改造,强化住区安全隐患防治,同时支持步行街等商业智慧化转型,打造更便捷、安全、智慧的社区生活圈。在数字家庭方面,加强住宅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鼓励既有住宅进行传统家居的数字化改造,让居民享受更智能的居家体验。
在产业发展与技术支撑层面,行动方案大力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培育智能建造产业集群,深化BIM技术应用,推进智慧工地建设,提升建筑行业整体智能化水平。同时,完善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和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强化数据汇聚与共享,实现城市治理的“一网统管”。
为保障行动方案顺利实施,相关部门还将完善投融资机制,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的多元化体系,支持符合条件的项目发行REITs等。并注重科技赋能与人才培养,推动设立工程技术创新中心,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
此次行动方案的发布,是我国顺应城市发展新趋势、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举措。随着各项任务稳步推进,未来三年,我国城市有望在数字化、智能化、安全韧性等方面实现新的跨越,一座又一座更加宜居、便捷、充满活力的新型城市将加速崛起。(军地新闻研究中心副主任梁伟文)
